信息详情 Information

涂防水丨风雨中的防水行业:雨中情叩响新三板东方雨虹科顺北新凯伦等头部阵营浪涌分化

发布时间:2025-10-27 00:37:37  来源:欧宝体育官网

  当房地产下行的寒意传导至产业链末端,曾被房企拖欠10亿货款的防水巨头雨中情,终于叩响了长期资金市场的大门。

  2025年9月末,全国股转系统公告显示,雨中情股转审核已获通过,拟在新三板基础层挂牌,为国内防水上市阵营再添一员。

  截至目前,国内防水上市企业已达9家。其中,东方雨虹、科顺股份、凯伦股份、豫王建能、赛力克5家以防水为主业;三棵树、北新建材、亚士创能则凭借“防水+多元”的业务布局占据一席之地。

  若聚焦头部阵营,东方雨虹、科顺股份、北新建材(北新防水)、三棵树、凯伦股份、雨中情、豫王建能、亚士创能共同构成当前中国防水上市企业“TOP9”。

  然而,后房地产时代,防水行业需求萎缩,工程端更是深陷低迷。这场行业寒冬中,各家企业的“生存答卷”大相径庭,有人艰难谋变,有人逆势增长,也有人陷入亏损。

  作为业内素有“西北王”之称的防水企业,雨中情的产销量长期稳居西北地区第一,但资本之路却充满波折。

  2023年1月冲击主板IPO失利,直至2025年9月末才获全国股转系统审核通过,拟登陆新三板基础层,两年间完成了从“主板冲刺”到“新三板突围”的战略转向。

  这一路径并非孤例。科顺股份、凯伦股份均曾以新三板为“跳板”,后续成功转板创业板。

  科顺股份2015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,2018年1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;凯伦股份2014年12月挂牌新三板,2017年10月转板创业板。

  业内人士分析,雨中情此次挂牌新三板,或有意参照科顺、凯伦的“新三板→创业板”资本路线,为后续发展储备动能。

  资本之路的艰难,背后是业绩的承压。2023~2024年,雨中情营收从15.71亿元缩水至12.86亿元,降幅达18.1%;归母净利润更是从7698万元暴跌68.75%,仅余2405万元,防水卷材、防水涂料、防水施工三大主业全面下滑。对此,雨中情将原因归结为“下游房地产需求收缩”与“主动管控风险订单”。

  不过,2025年上半年,企业业绩已现企稳信号,营收5.07亿元,归母净利润2529万元(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),新签订单5.37亿元。未来,其“立足西北、辐射全国”的扩张战略,仍需在行业整合的浪潮中接受考验。

  2025年上半年,防水行业的“马太效应”愈发凸显,8家头部企业呈现“少数增长、多数承压”的格局,各家应对策略也大相径庭。

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5.69亿元(降10.84%),归母净利润5.64亿元(降40.16%),防水、施工、砂浆业务全线收缩。

  但东方雨虹正通过“三驾马车”破局:加速全球化生产基地布局与并购,压缩地产大B业务、拓展民建零售,同时从防水向腻子、管材、石膏板等民用建材延伸,与对标对象德高(中国)全面并驾齐驱。

  从早期的防水涂料、防水卷材、堵漏宝、密封胶,到中期的“防水防潮+美缝铺贴”双主业,到最近三四年发力进入腻子、石膏、管材管件、五金地漏、工具耗材,更不可思议的是石膏板业务,东方雨虹已跻身基辅材赛道四巨头。

  作为国内第二大防水企业,科顺股份受房地产冲击更明显,2025年上半年营收32.2亿元(同比降7.23%),归母净利润4695万元(同比降49.98%),扣非后更是陷入亏损,主业增长乏力。

  为摆脱困境,科顺选择“双线突围”:一方面 加码C端零售,在安徽、山东投建建筑涂料生产线,同时布局工业涂料,拓展“防水+涂料”协同赛道。

  另一方面,推进全球化,联手马来西亚SAC集团设厂,明确“未来5-10年提升海外业务占比”的战略目标,试图通过海外市场对冲国内压力。

  2025年,北新防水依旧保持较强增长潜力。根据北新建材财报,2025年上半年北新防水营收24.94亿元,同比增长5.99%(其中防水卷材营收17.20亿元,同比增0.63%;防水工程营收2.05亿元,同比降1.76%)。

  去年北新防水营收达到46.31亿元,同比增长18.65%,占北新建材集团整体营收比重提升至17.94%,创下2019年进入防水行业以来的营收新高。

  多年保持增长态势。北新防水核心原因主要在于两大策略:一是聚焦修缮市场,与多家修缮企业签约并在全国设立修缮运营中心,改善服务网络。

  二是深耕央国企客户,提升应收账款质量,在行业需求疲软期保障了稳定的现金流。

  凭借绿色建材聚焦、渠道下沉与工程合作策略,三棵树的防水业务已跻身行业前列,并明确了更高目标。

  2024年3月,三棵树集团高级副总裁林德殿在合作伙伴峰会上提出,《三棵树大客户中心五年规划》的核心是“五年内成为中国防水行业前三品牌”。

  不过,2025年上半年其防水业务仍面临压力:防水卷材收入4.603亿元(同比降28.62%),防水涂料收入5.860亿元(同比增9.04%),两大业务合并收入10.463亿元,同比减少11.50%,距离“前三”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。

  作为四强中玩家之一的凯伦,凯伦的日子同样艰难,呈现“营收降、利润增”的特殊态势。

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.48亿元(同比降5.92%),归母净利润2581.24万元(同比增232.48%),但核心的防水业务仍在收缩。

  防水材料出售的收益7.248亿元(同比降21.96%),毛利率同比减少1.90个百分点至24.66%;工程项目施工收入2.422亿元(同比降0.04%),毛利率同比减少2.27个百分点至7.25%。

  为摆脱地产依赖,凯伦不仅拓展光伏屋面、基建等非房业务,更以4.83亿元收购苏州佳智彩51%股权,跨界半导体测试设备领域,试图开辟第二增长曲线。这一举措在防水行业内较为罕见,最终效果仍待市场检验。

  作为9家上市企业中的一员,豫王建能20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收入0.86亿元(同比增9.62%),归母净利润245.69万元(同比增22.90%),成为除北新防水外唯一营收正增长的企业,但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31.92%降至22.42%,盈利空间面临挤压。

  亚士创能则陷入严重困境,2025年上半年防水业务收入仅1558万元,同比暴跌88.49%,毛利率更是跌至-91.27%,高额固定成本摊销与产品价格下行形成“双重打击”,成为头部阵营中表现最差的企业。

  从9家防水上市企业的2025年半年报能够准确的看出,除北新防水、豫王建能外,其余企业的防水业务均处于承压状态。

  面对行业寒冬,跨界成了不少企业的选择。除科顺、凯伦外,雨中情、宇阳泽丽、豫宏防水等选择“近邻跨界”,纷纷进军涂料行业,效仿东方雨虹的“防水+多元”路径。

  但从目前情况看,无论是科顺的涂料布局,还是凯伦的半导体跨界,效果仍待市场检验。

  从9家上市企业半年报可见,除豫王建能(营收0.86亿元,增9.62%)外,其余企业防水业务均承压。

  在行业整合加速的当下,有人靠深耕主业突围,有人靠跨界探路,防水行业的分化正在加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上一篇:2018-2023年云南省修建行業調查及市場远景咨詢報告

下一篇:网上委托外地公司打离婚官司 律师:协商退款不成可以起诉